台政〔2011〕5号台前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台前县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
时间:2011-05-03 来源:台前县政府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各部门:

《台前县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实施意见(试行)》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一年一月二十八日

 

台前县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

实 施 意 见(试行)

 

为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构建濮阳市衔接中原经济区和融入环渤海经济圈的前沿阵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围绕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台前的战略目标,着力推进三个集中(人口向社区集中、产业向集聚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加快两个延伸(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实现六个一体化(城乡规划布局一体化、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就业保障一体化、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逐步扩大县城规模,迅速增加城镇人口比重,缩小城乡差距,打造城乡一体、组团式发展格局,努力走出一条县城、小城镇、社区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经济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二、基本原则

1、规划先行,三规合一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引导调控作用,确保县城(村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精准对接,确保合法合规推进实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集约节约利用。

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科学确定城镇化发展目标。以强化农业基础支撑工业化、城镇化,以产业集聚程度决定县城发展规模,以就业岗位决定人口转移数量,以群众意愿决定城镇化推进力度。

3、政府推动,市场引导。明确政府职责,强化服务意识,发挥好政府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和人口集聚等方面的推动作用,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动力支持和制度保障。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运用市场手段开发资源,筹集资金,拉动发展,使市场牵引力与政府推动力有机结合。

4、深化改革,务求创新。完善城乡行政管理体制,突破户籍、社会保障、就业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形成有利于城乡人口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新机制,进一步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5、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着力提升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摆在首位,不断提高群众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正确处理好经济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目标任务

2015年力争 三个集中两个延伸六个一体化取得显著成效,县城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以上,城区人口12万人,乡(镇)驻地人口8万人,城镇化率48%以上,城区绿化覆盖率28%。城乡道路、供水、供电、供气、公交、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大为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条件实现基本同质化,农民人均纯收入5645元以上,城乡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实现基本均衡;城乡一体、组团式发展的局面不断巩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初步形成。

四、工作重点

1、 着力推进城乡规划布局一体化。坚持规划先行,用城乡一体化的理念统领全县总体发展规划,高起点完善经济社会各类分项规划,构建功能完善、产业互补、布局合理的城乡统一规划体系,绘制全县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蓝图。一是编制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以全面协调城乡利益关系和整合城乡资源为着眼点,按照系统性、规范性、实用性、权威性的要求,编制台前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体系,包括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保障、社会管理等子规划,形成相互配套、衔接的规划体系,用规划指导城乡一体化各项工作开展。二是在全面完成县域村镇体系规划、村庄布局规划、乡镇总体规划修编、中心村(社区)和基层村规划编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县域村镇专项规划、各类控制性详规、修建性详规的修编和编制,形成县城、小城镇、中心村(社区)层次分明的发展格局。三是注重城乡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近期建设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之间的相互衔接,实现县城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的三规合一,并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旅游规划和重大基础设施规划相衔接,形成科学合理、统一配套的规划体系。按照权责一致、管理高效、监控有力的原则,积极探索城乡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新机制。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强化城乡规划实施监管,建立城乡规划实施评价体系和村镇违法建设监督处罚制度。提高规划制定的公开性、透明性和群众参与度,推进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法制化进程。四是形成城乡居住新格局。坚持合理布局、适度超前、可持续发展原则,扎实推进旧城改建和城中村改造。2011年完成原公安局、原看守所、保险公司、运输公司家属院、粮食局(包括综合加工厂、面粉厂、直属库)、教育局、原公路局、水利局片区、农业局片区、人大(政府)家属院片区改造;完成台前、姜楼、长刘、李皮匠、曹岭、高庄、西关路、南孟村城中村改造;开工建设怡静园、金水华庭住宅小区。2012年完成物资局公司片区、卫生局家属院片区、原武装部家属院片区改造任务;完成曹楼、韩庄、杨岗村城中村改造,完成产业聚集区张塘坊、西白岭、曹家村搬迁。 2013年完成劳动局家属院片区(住建局、公疗医院、纪检委、统计局、质监局等家属院)、供电局、原乡企委、城关工商所、电影院、剧院、剧团(原看守所东邻)、县社、地税局、建行等家属院改造任务;完成于庙、刘庙、崔苏、丁李、东关路、乔坊、桥北张、司庄村城中村改造;完成产业聚集区东白岭、张堌堆村搬迁。加快新区开发步伐,老城区机关办公单位在1—2年时间内迁址新区。结合新农村建设,逐步撤除合并40个自然村,形成以社区为纽带、拆迁安置区为依托、农民新村和居住点为补充的城乡生活空间新格局。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2011年城关镇完成姜岗、尚庄、油坊、后三里村;后方乡完成前张、北张、西王坊村;马楼乡完成棘针园、席胡同、前张胡同村;夹河乡完成前夹河、崔庄、张广村;清水河乡完成前王集、仝庄、孙庄村;打渔陈乡完成梁集、花庄、南丁村;孙口乡完成刘桥、王黑、代庄村;吴坝乡完成郑三里、李坝、东桥村;侯庙镇完成王泵、黄堌堆、张楼东村。2012年城关镇完成高掌东、高掌西村;后方乡完成后方、耿楼、王楼村;马楼乡完成裴城寺、尚岭、陈楼、河西赵村;夹河乡完成东丁、西丁、南丁、北丁村;清水河乡完成郭庄、后王集、蒋庄村;打渔陈乡完成栆包楼、邢仝村;孙口乡完成前街、西街、后街村;吴坝乡完成杨洪、前董、东张村;侯庙镇完成台村、四合、金庄、邢庄、孙洼村。2013年城关镇完成徐岭东、徐岭西村;后方乡完成东孙、中孙、刘仁村;马楼乡完成韩庄、刘心实、后赵、葛集村;夹河乡完成西杨、楚庄、卢庄、张书安、沙湾村;清水河乡完成东孟楼、油坊赵、岳楼村;打渔陈乡完成尹那里、前田楼、孙街村;孙口乡完成奎东、奎西、白腊仝村;侯庙镇完成兰赵、西碱、孟楼、赵庄、刘庄、大李村;吴坝乡完成东穆、柿子园、大洪口、北姜庄村。2014年城关镇完成高庙东、高庙西村;后方乡完成辛庄、殷庄、后张村;马楼乡完成刘楼、后韩胡同、闫那里村;夹河乡完成后店子、姚邵、东黄、林楼、贺洼村;清水河乡完成邵集村;打渔陈乡完成前柴、杨井村;孙口乡完成李明天、屈岭、乔坊村;侯庙镇完成白楼、石槽、大杨、徐沙沃村。2015年城关镇完成刘楼、荆石满、聂庄、老庄、刘粗腿、前三里、前王楼村;后方乡完成东张、西张、东王坊村;马楼乡完成黄那里、张集、马庙村;夹河乡完成白铺、南姜、北姜、关庄、沈堤、田湾村;清水河乡完成铁庙村;打渔陈乡完成岳鲁、东仝、田堌堆、梁庙村;孙口乡完成孙口、孙码头、古贤桥村;吴坝乡完成王三里、马三里、牛三里、堤头、志门村;侯庙镇完成苗东、苗中、苗西一、苗西二、孙口、杨口、后李村。

2、 着力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围绕区域功能定位,进一步调整产业布局,引导生产企业向集聚区聚集、服务企业向生产生活靠拢、土地向规模经营流转,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在城乡间优化配置、合理流动,构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深度融合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一是着力发展房地产业。落实国家优惠政策,加强市场引导,推动已落地房地产项目开工建设,建成一批精品小区。积极推进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健全商品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供应体系,满足中低收入家庭和进城农民住房需求,2015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2平方米。二是着力发展园区经济。加快产业聚集区配套设施建设,将其打造成以羽绒、化工为主导产业,集工业、物流、研发为一体的现代化工业园区,推进项目集聚、产业集群、资源集约,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三是着力发展物流经济。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启动火车站现代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培育一批集市场信息、仓储、配送、展示、交易等于一体的现代物流企业。四是着力发展服务经济。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提高组织化程度,引导群众创办经济实体。加快发展金融、保险、邮政、信息和中介等服务业,不断提升新区配套服务水平。五是着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以红色旅游刘邓大军渡黄河纪念处为依托,开发利用现有历史文物、景点资源,打造金堤河公园、梁庙沟景区、经五路景观沟渠等亮点工程,推动第三产业发展。

3、 着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以网络化为目标,以交通、供水、能源、信息、垃圾处理等为重点,加快实现城乡基础设施配套衔接。一是构建城乡交通网。推进干线公路的升级改造,加强干线公路养护。加强县城对外交通和县城内部交通的连接,完善城乡道路骨架。公交线路向城郊延伸,构建公共交通网。加快客运汽车站新址建设,增强对外交通辐射能力,到2012年投放一批节能环保、宽敞舒适的新型公交车,为群众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条件。着力改善农村公路网,提高路面等级,改善路网结构,大力发展和建设行政村连接路,对影响交通的桥梁进行改造,提升公路网的整体服务水平。S101郑吴线南孟至银河浮桥加宽扩建项目2011年完成图纸设计、立项等前期工作,2012年开工建设,2013年建成。吴坝、孙口黄河公路大桥项目2011年完成立项,2012年开工建设,2013年建成。协助推进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台前段)工程建设,加快范县台前快速通道建设,范县梁山高速公路网经台前南接济广高速,融入国家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形成豫北地区铁路、公路交通黄金十字架,实现河南高速公路网与山东和环渤海高速公路网的全面对接,彻底打破豫东北地区的交通瓶颈制约,使台前真正成为连接环渤海经济圈和山东的前沿阵地。二是构建城乡供水网。加快供水工程建设步伐,2015年县城建成区全部用上自来水;推进自来水管道向城区农村延伸,提高集中供水普及率。进一步加快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015年每个中心村、基层村全部用上安全饮用水。三是构建城乡清洁能源供应网。加快天然气供应厂(站)建设,2011年下半年实现城区入户,2013年城区全部用上天然气;推进天然气管道向城区农村延伸,不断提高集中供气普及率。大力推广农村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不断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四是构建城乡垃圾集中处理网。按照城乡联动、全民参与、分级负责、规范运作的原则,加强县城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开展县城环境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摆乱占、乱堆乱倒、乱扯乱挂、乱停乱放集中整治行动,对违反县城容貌和环境卫生管理规定行为实行严管重罚,提升县城综合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乡村级环卫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立户收、村集、乡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机制。扎实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不断优化农民生活环境。到2015年全县95%中心村、基层村建成垃圾集中收集点。五是构建城乡信息网。整合各类信息资源,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乡通讯、宽带、有线电视等网络,实现城乡信息互动共享。2011年覆盖率达到80%2012年达到100%

4、 着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树立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和县城建设成果的思想, 推进优质教育、卫生、文化资源向农村延伸,实行城乡社会事业统筹规划、一体发展。一是推行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幼儿园建设,力争标准化幼儿园达到每个乡(镇)2所,城区2所,到2013年全部完成。制定实施教育发展规划,优化中小学布局。以新区职业高中建设和新区小学建设为契机,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打造教育品牌。20118月完成职业高中餐厅楼主体工程;2011年底完成体育场、实训楼、特殊教育学校教学楼建设,2012年上半年投入使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实施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积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2015年升入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学生比例达到1:1。认真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制,完善住房、医疗和养老等社会保障,努力改善农村教师工资待遇和工作条件;加快推进农村远程教育建设进程,利用三年时间完成全县中小学网络班班通工程建设,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二是推行城乡卫生服务均等化。整合现有医疗卫生资源,编制好台前医疗卫生服务设施规划。到2015年达到每千人拥有医生1.6人、护理人员2.4人。加大资金争取和投入力度,抓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和村级卫生室建设,建立健全基层群众保健和初级医疗卫生服务。三是推行城乡文化服务均等化。推进群众文化中心、文化广场、文化大院等群众文化阵地建设,到2012年县城建设一处综合性文化中心,除城关镇外其他乡镇各建设一处文化广场,乡镇90%以上村庄建设一处文化大院,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完善县乡村(居)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推进文化资源共享,形成惠及全民较为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城乡体育设施建设,每个村(社区)都建有一定规模的健身场所。

5、 着力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加快城乡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体系的衔接,建立多层次、全方位、广覆盖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建立统一的城乡劳动就业服务体系。认真落实创业和就业政策,改善全民创业环境,完善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创业引导,建设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大力扶持和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与县城建设管理和项目入驻相配套的服务业,促进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建立和完善统筹城乡的劳动者技能培训和就业引导机制,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工作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争取每年培训失地农民500人以上,向非农产业转移500人以上,新生劳动力就业前培训率达到95%以上。二是建立统一的城乡社会保险体系。按照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积极探索被征地拆迁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养老保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三是建立统一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加强优抚安置、社会救助和助残工作,搭建统一协调的社会救助平台。健全完善城镇低保、农村低保、农村五保供养、贫困群众医疗救助、特困学生助学救助、临时性社会救助、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贫困群众司法救助和就业救助等制度,不断提高社会救助水平,让困难群体共享建设发展成果。

6、 着力推进城乡公共管理一体化。统筹城乡社会管理,实现管理更加有序,社会更趋和谐。一是加快撤村建居步伐。对城市化已覆盖或即将覆盖的村,适时实施撤村建居工作,并健全有关组织机构,逐步转变工作职能。同时按照统一规划和县城标准,将农转非人员集中安置的社区,配套完善水、电、气、通信和文化、体育、卫生、绿化等公共基础设施,及时建立基层社区组织,完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功能,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要。二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突破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取消户籍人口农业和非农业性质划分,按实际居住地登记为居民户口,实行城乡一元化户口登记制度,消除依附在户籍制度上不平等政策,促进人口向中心城区集聚。对外来迁入人员按照降低门槛、放宽政策、简化手续原则,实行准入条件管理。同时优先保障各类专业人才、外来投资者入驻台前。三是探索土地流转机制。依法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搞好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规范流转行为。建立土地流转有形市场,扶持培育土地银行、土地专业合作社、土地交易市场、土地协会等流转中介组织,鼓励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被征地农民补偿制度,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和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探索以土地换社保、换就业、换稳定收益的具体办法。深化林权制度改革,促进林地流转。四是建立综合管理体系。强化城乡行政综合执法、道路绿化保洁养护等工作,确保管理职能全覆盖。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化平安台前建设,全面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扩大平安建设覆盖面,实现平安建设无盲区。五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文明社区、文明村创建活动,加强群众法律素质、居民素质教育,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五、 保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工作由县推进城镇化进程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宏观决策,协调解 决重大事项和全局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综合组、项目建设指导组、用地保障组、环境治理组、村容村貌整治组、文明县城建设指导组、效能督查组7个工作组,各小组按照各自职能,开展相关工作。同时,建立重点工作台账,每10天召开一次工作例会,通报上次例会安排事项进展情况、部署下步工作。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负责本乡(镇)推进城镇化进程工作的组织领导,促进工作落实。

2、突出创新创造。推进城镇化是一项高度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没有既定的发展模式,只要能造福台前人民,只要有益于改革发展,就鼓励大胆实践、大胆探索,努力开创符合台前实际,具有台前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新路子。

3、广泛宣传发动。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宣传报道,营造全县上下共同关心、支持参与的浓厚范围,充分调动群众的参与积极性,把群众的建设愿望、发展要求引导到城镇化行动上来,形成合力,推动城镇化建设深入开展。

4、完善考核体系。建立推进城镇化发展的目标考核体系,根据乡(镇)实际以及县直部门职责,分类考评考核。加大督促检查力度,推动任务落实,确保城镇化阶段性目标如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