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台前县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时间:2021-03-08 来源:县政府办

——2021年3月6日在台前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台前县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县政府委托,现将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草案提请县十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呈现持续恢复向好态势。在此基础上,财政收支运行总体平稳。

(一)2020年预算收支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

县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20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为50328万元,实际完成50346万元,为年预算的100 .04%,比上年增长8%。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7054万元,税收比重为73.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为237441万元,执行中,加上上级补助、新增一般债券资金、结余结转、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及其他资金等因素,调整后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为361950万元,实际完成361318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9.8%(结转下年支出632万元),比上年下降16.5%(主要原因是2020年上级下达的黄河滩区迁建指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收入减少)。

根据预算法规定,报县人大审批的收支口径除上述收支外,还包括上级补助、转贷地方政府债券、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上解上级、结转下年支出等,即收入总计和支出总计。县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批准的2020年全县收入和支出预算总计均为376869万元,执行中因上级补助增加、上解上级、转贷地方政府债券等,收入总计和支出总计实际完成均为379166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

县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调整为34658万元,实际完成35953万元,为年调整预算的103.7%,比上年下降10.4%。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为158440万元,执行中因上级补助增加,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调整为160053万元,实际完成159991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9.9%(结转下年支出62万元),比上年增长45.8%。

除上述收支外,还包括上级补助、上解上级支出、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等,县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批准的2020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和支出预算总计均为166724万元。执行中因上级补助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还本支出等,收入总计和支出总计实际完成均为168416万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2020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上级补助收入8万元。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实际完成8万元,年末收支平衡。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县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20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为39945万元,实际完成39583 万元,为预算的 99.1%,增长7.9 %。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为35851万元,实际完成36583万元,为预算的 102%,增长10.5 %。当年收支结余3000万元,滚存结余27072万元。

(二)2020年政府债务情况

2020年,上级核定我县政府债务限额417043万元,其中:一般债务196443万元,专项债务220600万元。

截止2020年底,全县政府债务余额为375106万元,其中:一般债务165087万元,专项债务209246万元,政府或有债务773万元。全县政府债务余额低于上级核定的限额。

上述财政收支和政府债务数据为快报数,在完成决算审查汇总及办理上下级财政年终结算后还会有所变动,决算结果届时报县人大常委会审批。

(三)落实人大决议和主要财政工作情况

1.全力支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面对疫情,县财政迅速建立战时工作机制,统筹各类财政资金支持疫情防控,切实履行资金保障职责,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最重要、最紧迫的工作来抓。畅通防疫物资政府采购“绿色通道”,强化疫情防控资金保障,全面落实患者救治、医护防疫人员保障政策,全县累计筹集拨付疫情防控专项资金7373.4万元。

2.积极支持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坚持“一手牵两头”,加力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全力保障纾困惠企政策落地生效,支持广大企业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帮助企业共渡难关。

制定和兑现各项惠企暖企政策。及时兑现各类惠企暖企政策,积极落实房租减免、金融支持、援企稳岗等财政政策,安排财政贴息资金5.79万元,支持2家企业申请专项贷款450万元。

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全年新增减税降费2亿元,政策红利逐步释放,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断加强。

3.加大资金争取力度。2020年,我们密切关注、精心研判国家和省、市政策导向,及时跟踪上级补助、新增赤字、抗疫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券等资金分配动向,持续加强与上级财政的沟通对接,全县争取上级财政资金达到306125万元,其中争取直达资金39086万元;争取地方政府债券资金141700万元,较上年增加57321万元,增幅达67.9%,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提供了坚实保障。

4.坚决支持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统筹当前与长远,保持财政工作和财政政策的连续性,增强前瞻性,优化财政资源资金配置,聚焦“硬任务”,敢啃“硬骨头”,支持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把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最大政治责任,坚持“四个不摘”原则,聚焦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强化脱贫攻坚投入保障。全县筹措扶贫资金合计54529万元,支持建设扶贫项目243个,其中:扶贫产业发展项目42个,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1个。县级安排9500万元,较上年增长4.4%。其中,安排产业扶贫项目资金8851万元,充分发挥产业扶持脱贫的功能和作用,加快推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为县派驻村第一书记安排专项扶贫资金和工作经费824万元,推动发挥帮扶带动作用,保障基层扶贫工作有序开展。用好扶贫资金动态监控系统,及时跟踪每一笔专项资金的分配和下达支付全过程,开展专项检查,实现扶贫资金监督监管全覆盖。2020年全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支出进度达到96.2%,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支出进度达到90.8 %,均圆满完成省定考核目标。

坚决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全县生态环保支出11383万元,重点支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落实城市空气环境质量生态补偿机制和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筹措北方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资金8681万元,促进空气环境持续改善;统筹资金102万元,支持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

积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面加强政府债务风险监测预警,落实政府隐性债务常态化监控和风险等级评定制度;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采取多种方式稳妥有序化解隐性债务。在“堵后门”的同时,加大“开前门”力度,积极争取新增债券资金特别是新增专项债券资金,有力支持了全县重点领域支出和重点项目建设。全县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牢牢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5.助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践行新发展理念,发挥财政保障职能,把稳增长作为财政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坚持供需两侧协同发力,综合施策,确保经济行稳致远。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统筹财政政策和资金,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企业复工复产、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筹措先进制造业专项资金100万元,支持鹏达羽绒实施技术改造。筹措资金42.5万元,支持企业结构调整。累计为企业提供过桥周转资金8925万元,节省企业还贷成本425万元,有效防范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保障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支持创新驱动发展。全县科技支出累计完成5069万元,增长91.1%。认真落实国家、省、市科技改革与发展重大政策,优化创新环境,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6.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围绕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大战略实施,结合“两新一重”建设重点和经济发展需要,找准找好政策支持的切入点、结合点,用好政府的信用,统筹各类资金,支持重点项目顺利推进。筹措资金53303万元,支持“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及农村公路、农田水利设施、高速连接线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筹措资金45587万元,支持供水、供热、污水处理、综合体育中心、梁庙沟生态湿地及西环路、凤翔大道改造提升。有效运用PPP模式,引导金融机构及社会资本支持道路交通、市政设施等重点项目加快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共获得国开行授信8.05亿元,到账资金3.22亿元。

7.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县农林水支出112625万元,支持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筹措农业支持保护、农机购置补贴资金4665万元,支持农民科学耕作,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筹措资金3119万元,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产业园建设。争取产粮大县奖励资金1369万元、粮食生产一次性奖励资金203万元,支持扛稳粮食安全责任。筹措资金91.5万元,推动实施种植业、养殖业政策性保险,降低农业生产风险。筹措资金73万元,支持农村畜禽防疫。筹措资金924万元,支持农村厕所改造。筹措资金700万元,落实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政策,支持美丽乡村建设,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

8.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政府“过紧日子”,让老百姓“过好日子”。健全完善机制,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县财政民生支出达到316560万元,占支出总量的87.6%。其中,全县教育支出74606万元,增长3.6%,支持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落实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和教师薪资政策,使“学有所教”获得更高质量发展;全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7444万元,增长7.6%,及时兑现城乡低保等弱势群体帮扶政策,积极支持大学生、返乡创业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让“弱有所扶”“劳有所得”更有保障;足额落实国家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让“老有所养”更有底气;全县卫生健康支出37622万元,增长8.9 %,足额兑现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扩面提标政策,增强突发重大传染病应对处置能力,使“病有所医”再上台阶。全县住房保障支出11719万元,让“住有所居” 迈出新步伐;全县公共安全支出11001万元,支持提升政法系统装备保障水平和基础能力建设,保障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基层宗教问题综合治理等工作顺利开展,推动“平安台前”建设取得新成效。

9.深化财政管理改革。不断健全管理机制,补齐短板弱项,规范财政运行,财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各项财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认真落实上级财政部门《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强化绩效目标编审,将绩效目标设置作为预算安排的前置条件,实现与部门预算同步批复、同步公开。采取“财政+第三方、财政+审计、财政+专家、财政+预算单位”等模式,协同做好绩效管理工作,出台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支出标准指导意见,规范绩效评价政府购买服务行为。组织开展预算单位项目绩效评价和绩效管理考核工作,强化结果运用,使“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理念落到实处,确保财政资金花在“刀刃上”,用在“关键处”。

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政府采购流程进一步优化,项目申报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全面启动政府采购网上商城,把所有预算单位纳入网上商城采购范围,实现通用类商品尽可能通过网上商城采购,实施政府采购项目84个,预算金额18001万元,合同金额17233万元,节约资金768万元,节约率4.3%。政府采购的效率、透明度明显提高,采购成本有效降低,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围绕扶贫、直达、存量等三类重点资金、“三保”、预决算公开和会计信息质量等重点,组织开展专项检查4项,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加强财政基础管理。积极推进支出零基预算管理改革,着力打破基数概念和支出固化格局,“能增能减”“有保有压”“能上能下”的预算安排机制逐步建立。联合县纪委监委、审计等部门开展全县各类存量资金清理整治专项行动,清理收回资金14995万元,全部用于重点工程、民生保障等支出。继续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改革,政府购买服务范围不断拓展。全县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扎实开展预算评审工作,送审项目354个,送审金额382742万元,审定金额349590万元,审减金额33152万元,审减率8.7%。

深化国企改革,强化国资监管。按照“管少、管住、管好”原则,加快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以国资改革带动国企改革。加强资本运营和产权管理、清产核资、财务监督检查、业绩考核和激励约束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国资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回顾过去的五年,台前财政走过了一段极不平凡的奋斗历程,财政改革发展工作也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一是财政实力显著增强。在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情况下,五年收支总量分别达到20亿元、159亿元,比上一个五年分别增长80.9%和112.7 %。二是民生支出高位增长。把民生支出作为财政保障的重点,五年来,民生支出总量累计超过 141.6亿元,年均增长14.9%,比上一个五年增长119.5 %,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年均达到89 %,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三是重大战略保障有力。先后出台多项支持稳增长、转型发展、民营经济、百城建设提质等相关政策、具体措施,统筹整合财力,加大重点投入,为县委县政府重大战略部署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强保障。是财税改革纵深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全面实施,预算管理体制逐步健全,财力分配格局逐步完善,政府采购领域改革成效显著,国有资产报告制度改革基本成型,零基预算改革破冰实施,现代财政制度框架基本确立。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结果,是县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及代表委员们监督指导、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乡镇、各部门和全县人民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结果。

与此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当前财政运行和预算管理工作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是:预算编制不够精细,预算执行不够规范,预算法治意识仍需持续强化;预算绩效目标设定不够科学,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结合得不够紧密;对于政府债务风险特别是隐性债务风险防范意识比较淡薄,财政收支压力较大,“三保”支出困难;统筹财政资源资金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等。

二、2021年预算草案情况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和“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之年。编制好2021年预算,对于做好各项财政工作、保持经济健康平稳运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以中央、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加快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扎实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并提质增效、更可持续,保持适度支出强度,持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全面落实党政机关坚持过紧日子要求,增强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在促进科技创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调节收入分配上主动作为,继续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坚持预算法定,加强财政资源统筹,突出保基本、守底线,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支出使用效果。继续推进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落实国家税制改革相关政策。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 

2021年全县财政经济形势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存,机遇与挑战并存。有利因素包括:我县正处于战略叠加的机遇期和蓄势跃升的突破期,经济运行总体向好,经济增长动力日趋增强;新兴产业不断壮大,减税降费和“放管服”改革政策效果进一步显现,纳税主体和税源数量持续增加。不利因素包括:当前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仍然复杂严峻,疫情冲击产生的影响仍将长期持续,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困难较多。隐性债务化解任务依然艰巨,存在的风险不容忽视,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经济持续回升面临不少挑战。

通盘考虑,2021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增长目标为6%。支出方面,支持科技创新、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扩大内需、乡村振兴等重大部署,以及教育、社保、医疗等基本民生增支政策较多,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综合判断,2021年预算收支将依然保持紧平衡状态。做好2021年财政工作,需要着重把握好五个原则:一是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二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三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四是深化改革,讲求绩效;五是坚持底线,防范风险。

(一)2021年主要支出政策

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按照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的要求,认真做好“钱从哪里来、钱到哪里去、钱如何花、钱如何生钱”四篇文章,进一步加强财政资源资金统筹,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全力支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国家增光,为河南添彩,为台前增利,为老百姓添福。

1.践行创新发展理念,支持提升创新驱动能力。不断创新财政投入方式方法,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支持创新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打造创新驱动发展引擎,最大限度激发和增强市场主体活力。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支持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涉企资金基金化改革,谋划设立产业引导基金,与各级财政资金、各类社会资本合作设立子基金,发挥杠杆撬动作用,支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基建带来的新兴产业。

2.践行协调发展理念,支持构建均衡发展格局。牢固树立协调发展理念,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注重补齐发展短板。

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增加财政投入,调整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持续推进脱贫村发展,加大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巩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引导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支持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完善大灾风险分散机制,推动农业保险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落实五年过渡期内“四个不摘”要求,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优化提升农村路网和安全饮水体系,支持“四好农村路”工程建设,推动补齐农村发展短板,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扶持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挥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作用,落实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支持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支持城乡路网建设和市政道路功能性修复,促进城乡道路交通运行有序顺畅。支持实施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及各类配套管网建设。支持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老旧小区改造和棚户区项目建设,促进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支持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深入开展“四城联创”活动,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支持开展产业集聚区“百园增效”行动,加快科技研发、产业孵化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区晋位升级。加大投入力度,深化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创建,构筑特色突出、竞相发展的增长点。建设一批工业发达型、特定功能型、城乡融合型特色小城镇,打造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和连城带乡的纽带支点。支持因地制宜发展先进制造类、现代服务类、农业田园类特色小镇,打造集聚特色产业的创新创业平台。

着力提高文化软实力。加快建设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加强文物遗址保护开发及传承利用。对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实施奖补,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3.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支持生态文明建设。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为重点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台前建设。

积极争取和用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推进黄河流域保护治理,加快构筑沿黄生态廊道。持续开展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生态环保专项资金用于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用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等专项资金,着力保障农村户用厕所改造以及农村垃圾治理、厕所粪污治理、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工程。支持“一村万树”专项行动,全面提升农村绿化水平。落实城市空气环境质量生态补偿机制和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加快风电、光伏等新兴能源产业发展,推广使用环保节能装备和产品,提升绿色发展水平。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4.践行开放发展理念,支持融入经济发展新格局发挥财政政策、资金杠杆效应,着力提升各类企业综合实力,助力开创台前扩大开放的良好局面。

助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继续落实好各项减税降费让利政策,密切关注市场主体感受,有效对冲政策调整产生的影响。实施金融业奖补政策,引入更多资本活水,增强金融资源供给,扩大社会融资规模,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意愿和能力。

支持稳定外贸外资。用好中央和省级外经贸发展资金,持续巩固和扩大外贸外资向好势头,支持我县企业开展外贸产品转内销活动,支持企业自主参加各类网上交易会,稳定市场主体。积极争取省级服务业发展资金,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健康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优先支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试点培育,重点支持冷链物流、快递物流、电商物流示范园区建设。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新一重”和国家资金投向为重点,持续谋划一批打基础、强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加快政府投资进度,用足用好政府债券资金,规范推广PPP项目,引导更多产业资本积极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

5.践行共享发展理念,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继续办好重点民生实事,加强基本民生保障,使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充分考虑财政经济发展水平,在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上,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持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相协调。

支持发展公平优质教育。建立完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切实提高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水平。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支持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随迁子女就近入学,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支持全县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升级。健全学生资助制度,落实教育脱贫政策,进一步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落实中小学教师生活待遇政策,支持实施普通高中改造。

提升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继续支持开展全民技能振兴工程,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做好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落实80岁以上老人高龄补贴,保障困难残疾人生存发展权益。落实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和长租房政策,多渠道改善住房困难家庭居住条件。继续落实拥军优抚安置政策,切实保障和维护军人及家庭权益。

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支持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财政补助标准,继续实施计生奖励扶助,开展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免费开展出生缺陷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农村适龄妇女、纳入城市低保范围的妇女“两癌”筛查等。支持县属医院提升特色医疗服务水平,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支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县建设。

培育提升消费能力。积极培育信息、时尚、体验、定制、智能、假日、夜间等新兴消费热点,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推动我县新经济、新业态蓬勃发展。综合运用财政、税收优惠等政策,推动城市消费升级,挖掘消费潜力,完善农村流通体系,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合理增加公共消费,提高教育、医疗、养老、育幼等公共服务支出效率。

切实兜牢“三保”底线。积极加大开源节流力度,将转移支付资金与自有财力统筹安排、合理使用,坚持“三保”支出在预算安排和库款拨付等方面的优先顺序。清理规范过高承诺、过度保障的支出政策,确保民生政策可持续。

支持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健全社会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多元化解机制,支持以社区民警为主体、以包村民警为补充的“一村一警”长效机制建设。继续支持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面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积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支持民族宗教工作开展。全面提高“双拥”工作质量和水平。

(二)2021年收支预算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

(1)收入安排

2021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53367万元,比上年完成增长6%。主要收入项目安排情况是:

●全县地方税收收入40025万元,比上年完成增长8%。

●非税收入(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国有资产出售转让收入、其他收入及专项收入)13342万元。

(2)支出安排

2021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367万元,加上省对我县返还性收入、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含提前下达均衡性转移支付收入41798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上年结转、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248950万元,其中:可用财力131319万元,比上年减少2406万元(减少的原因主要是法检两院上划,上解上级支出增加所致)。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238667万元,加上上解上级支出10140万元及一般债券还本支出143万元,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计248950万元。

全县安排人员和公用经费等基本支出148774万元,占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2.3 %,安排项目支出89893万元(主要是上级下达有指定用途的转移支付),占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37.7%。主要项目安排情况是: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5844万元;

●科学技术支出370万元;

●农林水支出62186万元;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904万元;

●教育支出50852万元;

●卫生健康支出35228万元;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2985万元;

●公共安全支出6402万元;

●城乡社区支出6134万元;

●交通运输支出2355万元;

●住房保障支出4775万元;

●节能环保支出8945万元;

●资源勘探信息、商业服务业、自然资源海洋气象、债务还本付息、粮油物资储备等支出9187万元;

●预备费1500万元,按《预算法》规定安排。

2.政府性基金预算

2021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安排132800万元,加上提前告知政府性基金补助收入、上年结转等499万元,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计133299万元,主要收入项目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等。2021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128598万元,加上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服务费及还本支出4701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总计133299万元。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2021年县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0711 万元,其中:财政补贴收入7826 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7752 万元,预计结余2959  万元。主要收支项目安排情况:

●城乡养老保险收入10711万元,支出 7752 万元。

三、改进和加强预算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坚持党政机关“紧日子”。把“过紧日子”要求作为预算管理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坚持量入为出、精打细算、节用裕民,严把预算支出关口。进一步压减一般性支出,从严控制“三公”经费预算,大力压减非急需非刚性项目,严格执行差旅、会议等经费标准。实施预算执行、预算评审、审计查出问题、绩效评价结果等与预算安排的挂钩机制,加强支出审核和财政可承受能力评估,坚决杜绝铺张浪费行为,严禁建设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二)加快推进零基预算管理改革。打破基数概念和支出固化格局,坚持做到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全力保障重大决策部署和重点领域改革,切实提高预算编制、执行的科学性、精准性和合理性。

(三)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围绕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决策部署,发挥预算绩效管理的引导作用,加强财政、审计协同联动。严格事前绩效评估,完善绩效目标管理,做实绩效运行监控。进一步完善绩效目标、绩效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机制,健全共性项目和分行业分领域绩效指标体系,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标准化、科学化水平。

(四)完善财政直达资金机制。中央明确提出,可直接分配的中央和地方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具备条件的专项转移支付以及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等一般性转移支付将逐步纳入直达资金范围。财政部门将进一步提高直达资金管理水平,优化拨付流程,加大监督力度,强化数据共享,确保直达机制发挥实效。

(五)强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加大地方政府债务管控力度,严格在批准的限额内有序申请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制定科学合理的债务偿还计划并及时偿还债务本息。强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提高项目谋划包装水平。积极争取专项债券资金,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加快地方政府债券支出进度,充分发挥债券资金使用效益。完善地方政府债务常态化监测和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大力推进地方政府债务信息公开透明。积极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违法违规举债融资行为,要加大责任追究力度,落实党政同责、终身问责、责任倒查,坚决遏制违法违规举债行为。

(六)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强预算支出与各类存量资源的有机衔接,提高预算完整性和财政统筹能力,统筹各类资金资源用于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探索推进财政支出标准化,强化标准对预算的约束作用。加强项目支出管理,建立健全项目入库评审机制和项目滚动管理机制,加强项目入库审核,切实发挥项目库基础支撑作用。加强财政信息化建设,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加强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强化对年度预算的约束性。深入推进预决算公开,严格落实预决算公开各项要求,不断拓展公开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七)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坚持预算法定,强化制度约束。严格按照预算法规定的时间批复下达预算,严格按照预算安排支出,严禁无预算超预算列支,确需调整预算的,严格按程序报批,预算执行中一般不出台新的增支政策。加大盘活存量资金力度,按规定及时收回长期沉淀闲置、难以按原用途使用的预算资金。规范暂付款管理,保障财政资金平稳运行。规范政府购买服务管理,依法依规开展政府采购活动,认真落实支持创新、中小微企业和绿色发展等政府采购政策。严格执行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推进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工作。严肃财经纪律,严格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严禁征收“过头税费”和虚收空转,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加强跨年度收入统筹,提高年度间均衡性和稳定性。

(八)持续推进财政体制改革以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为目标,认真落实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科学划分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促进财政事权、支出责任与财力相适应。健全县级财政体制,强化基层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促进县级财政更加均衡协调发展,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提供财力保障。

(九)运用“现代金融”思维,着力经营“现代财政”。树立“大财政”理念,加大“四资”运作力度,积极探索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的投融资模式。多渠道、多方式盘活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资源资产,积极推动财政增收。学习借鉴先进市县投融资平台整合升级的经验,切实增强重大专项任务融资能力。

各位代表,2021年财政改革发展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县委坚强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指导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本次会议决议,更好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努力推动我县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迈好第一步,奋力谱写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台前篇章作出新贡献,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附件:台前县2021年政府预算(草案)报表

                    2021年政府预算编制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