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前县乡村振兴示范工程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0年9月30日
台前县乡村振兴示范工程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
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总目标总方针,实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发挥典型引路、样板示范作用,以点带面、以面促点,推动我县乡村振兴战略纵深推进,加快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目标。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抓重点、攻难点、补短板、强弱项,统筹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切实加强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建设,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激活发展动力、提升发展质量,加快建设空间优化布局美、生态宜居环境美、业旺民富生活美、文明和谐风尚美的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带动全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二)基本原则
1.规划先行,特色发展。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按照产业、村庄、土地等“多规合一”要求,编制县域村庄分类和布局规划,逐村明确城郊融合类、集聚提升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整治改善类等村庄类型,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和规模;示范村编制完成实用性村庄规划,引导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宜业宜居、富有活力的美丽村庄。各乡(镇)、村同步推进,大力培育各具特色、不同类型样板,示范引领全县乡村振兴。
2.产业支撑,创新发展。各乡(镇)、村立足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确立1—2个富民强村支柱产业重点发展。把示范工程作为政策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模式创新的集成地,破除农业农村发展的瓶颈制约,激发农村各类要素的潜能和各类主体的活力,不断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动能。
3.城乡融合,联动发展。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形成田园乡村与现代城镇融合发展、交相辉映的城乡发展新格局。
4.生态宜居,绿色发展。牢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守生态保护红线,统筹推进水林田湖草统一治理,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构建风光秀美、清新整洁的乡村绿色生态空间。
5.党建引领,农民主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乡村振兴各项任务实施。把维护和发展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农民参与乡村发展、建设、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三)方法路径
以示范村为创建基础,以乡镇为创建单位。重点沿县域交通干线布局,选择部分乡镇全域规划、连片打造、梯次推进、动态提升。
(四)目标任务
在2018年示范乡镇创建基础上,开展新一轮创建。2020—2022年全县创建市级以上乡村振兴示范乡镇3个以上,每个乡镇各选择4个以上行政村(其中,2020年每个乡镇各选择2个以上行政村),抓好示范工程建设。
2020年各乡(镇)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建设见成效,2022年全县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实现突破,建成一批在全县、全市处于领先水平,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乡村振兴示范工程。
二、创建标准
(一)示范乡镇。坚持“五有”标准,大力开展示范建设。
1.有系统建设规划。按照城乡融合、多规合一理念,统筹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人口布局、公共服务、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9月底前示范乡镇编制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乡镇政府驻地要统筹实施一条主轴道路绿廊、一条商业街、一个绿景公园、一处公共停车场、一条乡(镇)主要河道整治、一个老集镇区或历史街区的危旧房改造治理的“六个一”工程;村庄要进行明确分类,保留村要提升基础设施档次、完善服务功能,建设宜居宜业美丽村庄,撤并村要框死村界、严格限制新建扩建。坚持先规划后建设,避免千村一面和大拆大建。30%的村庄达到“四美乡村”标准。
2.有高效富民产业。突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围绕粮食产业、高效种植业、现代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乡村特色产业、农业生产服务业、农产品流通业、休闲观光业8大产业,每个乡镇发展1到2个主导产业,至少发展1个现代农业园区、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推行“园区(企业)+合作社+农户”经营方式,同时与生态旅游、采摘等休闲农业、体验农业结合起来,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
3.有优美田园风光。按照全域国土整治理念,连片开展水、林、田、湖、草系统综合治理。推进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提升,形成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的生产格局。统筹乡村产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等各项用地,优化用地结构和布局。推动生态环境整治修复,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造林绿化、坑塘水系等综合治理,形成生态秀美的田园风光。
4.有整洁干净环境。道路两侧干净整洁,路旁沟渠坡平水清,无乱堆乱倒、乱停乱放、乱贴乱画、乱搭乱建“八乱”现象。高标准的农村生活垃圾城乡环卫一体化处理机制实现全覆盖。道路平整畅通,两侧绿化美观,乡镇政府所在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全乡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35%以上,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0%以上。
5.有系统公共服务。乡镇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90%以上的村庄建有集村庄政权功能、便民服务功能、社区服务功能、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村民服务中心。
(二)示范村。以“四美乡村”建设为抓手,坚持“七化”标准,着力抓好示范创建工作。
1.产业特色化。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通过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形成一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业或产品,带动有劳动能力的农户户均新增产业收入3000元以上;主导产业产值要占村总产值的70%,从业人员要占到有劳动能力人口的60%。
2.设施完善化。村口有标识,村内主干道、进组入户道路硬化率达到100%。村内道路、广场等区域实现亮化全覆盖。村内生活垃圾收运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完善。整村实现通路、通电、通自来水、通天然气、通宽带、通公交车。
3.村庄园林化。村容村貌格调统一协调,村庄建设精致典雅,乡土风情突出,村内有小景点、小片林、小公园。“四旁植树”实现全覆盖,全面做到乱退绿进,实现四季有绿、三季有花,达到“森林村庄、花果农家”目标。“一宅变四园”全面实施,坑塘治理成景,环境整洁美观。
4.服务一体化。村周边有幼儿园、小学,村内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有集便民服务、文体广场、超市、卫生室、游园等于一体的村民服务中心,村民服务中心建筑面积不低于500平方米,公共服务能力完善。
5.治理数字化。党支部成功创建“五星”党支部,实行“微网格”管理服务,有数字化监管平台,配有“六大员”(政策宣传员、农技服务员、卫生医疗员、制度监督员、矛盾协调员、文化协管员),达到“三无”标准(无犯罪、无吸毒、无上访)。
6.发展合作化。90%的农户加入合作社,合作社有龙头企业带动,建立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和利益联结机制。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稳定在10%以上,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
7.庭院美丽化。以弘扬良好家风、提高生活舒适度为重点,以家和、院净、人美为创建标准,开展庭院环境治理、生活垃圾分类、文明家风培育等行动,促使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群众文明素质明显提升,和谐和善和美氛围日益浓厚。
三、实施步骤
(一)申报试点。2020年试点申报工作于8月份完成。采取示范乡镇由乡镇申请、示范村由乡镇推荐的方式,县农业农村局会同有关部门,对所报名单、材料进行考察确定。2021年、2022年试点申报工作于上年12月底前开展。
(二)规划设计。2020年8月底前,乡镇制定建设方案,完成示范村、村庄建设、产业发展项目投资内容编制及招投标等前期工作,9月中旬前完成规划设计。2021年、2022年示范工程建设结合实际编制工作台账。
(三)示范创建。2020年9月至11月,利用3个月时间集中精力、合力建设,每月一排名,一通报。2021年、2022年结合实际编制示范任务。
(四)考核验收。每年12月底前,对照创建标准,采取百分制考核方式,通过实地观摩、打分评比等路径,对示范工程进行考评打分。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建设指挥部,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指挥长,县委副书记、分管副县长任副指挥长,有关部门为成员。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通报工作进展,分析存在问题,研究解决办法。建立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制度,统筹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建设。各乡镇按照要求成立相应组织机构。
(二)加大资金投入。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县财政每年列支1000万元专项资金进行以奖代补,同时将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纳入财政预算,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的资金投入力度;鼓励企业、城市工商业等社会资本注入乡村振兴示范工程;积极谋划项目,争取专项债券资金,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领域建设;进一步加强项目资金整合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形成工作合力。组织部门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牵头开展好乡村组织振兴、人才振兴各项工作,围绕乡村示范点创建,抓好党建示范点建设和党员创业园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宣传部门牵头开展好乡村文化振兴各项工作,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发改部门要牵头做好项目谋划申报工作,协助各单位积极做好项目包装、申报、争取工作;农业农村部门要牵头开展好乡村产业振兴各项工作,筑牢乡村振兴基础;生态环境部门实施好生态环境建设、农村污水治理等项目;自然资源部门指导各乡(镇)统筹做好村庄分类和布局规划及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监督规划实施,并搞好森林乡村建设;交通部门负责“四好农村路”建设;水利部门把水美乡村建设任务优先安排在示范项目内;城市管理部门落实好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等农村生活垃圾一体化设施建设。各有关部门都要积极争取各类项目资金用于示范工程建设。
(四)强化督查考核。按照方案要求,细化工作内容,完善工作措施,建立工作台账,每周入村现场指导,每月汇总上报工作进度。县委营商环境办、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对推进工作实施一月一督导、一季一观摩、半年一排名、年终总考评,考评结果纳入年终乡村振兴实绩考核成绩,县财政将对在考核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乡(镇)进行奖励。示范工程涉及村实行末位淘汰递补机制,根据季度考评结果,第一次排名倒数第一的村给予黄牌警告,连续两个季度排名倒数第一的村取消创建资格,取消资格后的差额村重新遴选,经研判后予以资格确定并推进实施。
(五)营造良好氛围。新闻媒体要加大对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工作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各乡(镇)在示范工作中的好思路、好做法、好经验,树立先进典型。各乡(镇)要利用标语、宣传车等方式,宣传好实施乡村振兴这一国家战略,努力在全县形成多方重视、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